新闻纵览

滕哈格:引援宁缺毋滥,战术适配与长期规划并重

2025-08-08

在曼联经历争议性执教后,滕哈格(Erik ten Hag)于 2025 年夏窗转投勒沃库森,开启执教生涯新篇章。面对新东家主力球员大量流失的局面,他再次强调引援哲学:“我们当然会签更多人,但更需要合适的人。” 这一理念贯穿其职业生涯,既承载着曼联时期的教训,也折射出勒沃库森的重建逻辑。

一、曼联时期的教训:高价引援的双刃剑

滕哈格在曼联执教期间(2022-2024)主导了 21 笔引援,总花费超 4 亿英镑。其中既有成功案例,也有惨痛教训:

  • 成功案例:卡塞米罗(7070 万欧)以顶级即战力帮助球队重返欧冠,利桑德罗・马丁内斯(5737 万欧)的上抢能力适配英超节奏,奥纳纳(5500 万欧)的后场出球提升战术多样性。
  • 失败教训:安东尼(9500 万欧)被批为 “英超水货”,霍伊伦(7500 万欧)虽展现潜力但效率未达预期,马拉西亚(1700 万欧)因伤病和对抗不足沦为边缘人。

这些经历让滕哈格深刻意识到,引援需精准匹配战术体系与更衣室需求。他在曼联后期逐渐失去转会控制权,管理层主导的签约(如乌加特、约罗)更偏向长期投资,与他的短期争冠目标冲突。如今在勒沃库森,他决心重塑话语权,将 “合适” 作为引援核心标准。

二、勒沃库森的重建:年轻血液与战术适配

面对维尔茨、扎卡、弗林蓬等主力离队,滕哈格与管理层制定了双轨策略:既补充即战力,又布局未来。2025 年夏窗,勒沃库森签下 10 名新援,其中 9 人平均年龄仅 19.7 岁,蒂尔曼(23 岁)和夸安萨(22 岁)已是 “老将”。

长期发展:厄尔曼(20 岁)、法耶等年轻球员被外租锻炼,俱乐部保留回购条款,待其成熟后再逐步融入一线队。这种 “刮彩票” 策略既符合财政公平原则,也与滕哈格 “给年轻人时间” 的理念一致。leyu·乐鱼网页登录

三、训练革命:数据驱动与高强度要求

滕哈格的执教风格以高强度训练和细节把控著称。在勒沃库森,他引入无人机全程录制训练,通过实时回放与球员分析战术执行问题。训练时长从阿隆索时期的 75 分钟延长至近 2 小时,小场对抗中输球方需做俯卧撑惩罚,以激发竞争意识。

  • 战术理念:滕哈格要求球队做到 “三点一线”—— 控好球、高强度压迫、全攻全守。他尤其强调减少无效传球,禁止球员在训练中使用脚后跟传球,认为这会降低进攻效率。
  • 年轻球员培养:19 岁边锋鲁普雷希特虽被直接纳入一线队,但滕哈格坦言 “他需要时间适应德甲强度”。这种耐心源于他在阿贾克斯时期成功培养德利赫特、范德贝克等新星的经验。

四、管理层协作:平衡短期与长期

滕哈格与体育总监罗尔费斯的合作是勒沃库森重建的关键。两人达成共识:短期需保持竞争力,长期要夯实青训基础。

  • 财政策略:尽管出售维尔茨、弗林蓬等球员获得 2.3 亿欧转会收入,但俱乐部并未全部投入转会市场,而是预留资金应对未来风险。这种谨慎态度与曼联时期的 “豪赌式” 引援形成鲜明对比。
  • 引援优先级:滕哈格明确表示,右边锋和替补中锋是当前重点。他可能从曼联旧部中寻找解决方案,如租借状态复苏的安东尼,或免签合同到期的埃里克森。这些操作既降低成本,又能快速融入战术体系。

五、争议与挑战:重建之路的不确定性

尽管滕哈格的理念清晰,但勒沃库森的重建仍面临多重挑战:

滕哈格:引援宁缺毋滥,战术适配与长期规划并重
  • 阵容深度不足:主力离队后,一线队仅剩 15 名球员,季前赛中博尼费斯、蒂尔曼等新援因伤缺阵,暴露出阵容脆弱性。
  • 战术磨合期:三中卫体系要求边翼卫频繁插上,这对穆基勒、贝洛西安等球员的体能和防守意识提出高要求。滕哈格承认 “需要至少半个赛季让球员适应新角色”。
  • 舆论压力:部分球迷批评俱乐部 “卖血求生”,担心过度依赖年轻球员会导致成绩下滑。滕哈格回应称:“重建需要时间,但我们正在正确的道路上。”

结语

滕哈格的引援哲学,本质是在商业利益与竞技逻辑间寻找平衡。在曼联,他因管理层干预和伤病问题未能完全实现理念;在勒沃库森,他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和耐心。无论是高价签下蒂尔曼,还是外租法耶,都是他 “合适的人” 策略的延伸。未来,随着欧冠征程开启,滕哈格能否将年轻阵容打磨成德甲新势力,将是检验其执教能力的终极考验。正如他所言:“足球是团队运动,需要 11 个人进攻,11 个人防守。” 只有当每个位置的球员都 “合适”,这种理想才能照进现实。